第二十二章 佣书(1/2)
寒门宰相第二十二章 佣书:准备有声小说在线收听
这日。
郭学究告知章越和郭林苗三娘要有一段时日不来私塾了。
章越郭林一愣。
郭学究这才说清楚了缘由原来苗三娘之父是本县富户家里置办了不少田亩。但是此人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抠。
此人对待家人及下人的待遇都是能省则省甚至对自己而言也是如此平日粗茶淡饭衣服都是一破穿好几年只娶一房正妻也不娶妾。
苗父于吃穿住用一切都不爱唯一所爱就是正妻生的两个儿子宠溺到无法无天了但对于亲女儿苗三娘却如外人一般抠门。
本来可以在家请个女先生教女儿读书苗父却不愿让她在外抛头露面在郭学究这样的乡塾读书。若不是苗三娘坚持要学苗父连学也给她停了。
现在苗三娘学了两个月苗父又觉得苗三娘读书浪费钱即让她回家去了。苗三娘哭闹了一晚上也没结果最后连与章越和郭林告别也没个机会。
章越听到这消息倒是很难过毕竟以后没地方蹭饭了但转头一看却见郭林的表情果真有几分暗自神伤。
古时也是如此男女交往比较少男女间相处了这么久生出情愫来也是可能的。
既是没有蹭饭的渠道章越只好专注于自己的学业治经。
《易经》为五经之首。
郭学究也解释不甚明白但让章越先背。章越也不怪郭学究易经之难从古至今治易儒生从来也不敢有人说真正读懂的。
读经没有什么特别的功夫。把每个字每句话都背下烂熟于胸等到将来有一天自会有融会贯通的一日。说得多了自然而然就会说了。
难怪这个时代儒学被称为精英教育不是没有道理的。这就如同生米饭没有一个好胃是消化不了的大部分没有耐心的人都折在这半道上背了一肚子书却没有每日坚持不懈的苦读而使之无法融会贯通。
下面的日子章越继续与师兄切磋自己但有不明白的就向郭师兄询问。
章越还怕打搅了他的用功哪知郭师兄却道:“易经我虽早已学过但是却怕忘得了你再问我一番我也可温故而知新。”
章越闻言放下心理包袱。
“不过师弟啊你易经怎地背得如此快昨日我看见你还在读蒙卦今日已是读到了坎卦离卦。你是不是白日睡觉但半夜却起来偷偷点灯夜读了?”
章越哭笑不得道:“师兄怎可如此揣测于我我是那样偷点灯油读书的人吗?”
郭林道:“那你为何背经能如此快呢?我要背三五日你却一日即可背下。”
章越想了想道:“没什么别的法子我也不知为何读一遍就背下了。大概这就是所谓的过目不忘吧!”
郭林怀疑道:“你真是如此奇才?可我见你平日记性不甚好啊昨日问你将烛台放到哪里了你说你也忘了找了半日才找到了若真实过目不忘不至于如此吧。”
章越笑了笑道:“我只在读书的功夫上如此。”
“那我把书给你你当场背一段给我看!”郭林坚持道。
章越哈哈一笑……
幸亏郭林不是较真的人:“以你天资若下苦功定能入县学了。这样就能回城里了。我记得去年县学治经斋收录贴经墨义各五十道只要十道能答中六道即可。”
“入了县学就不同了除了本县章氏的族学县学可是俊杰聚集之地。入了县学再向学正同窗请益学问甚至令君也会亲自授课如此两三年后发解试也有些许成算。”
章越听了点了点头这有点像是要考个好高中才能考个好大学。这些东西对上一世经历过文山题海折磨的章越而言再熟悉不过了。
对他这样全靠死记硬背功夫的九经科的学生而言其实老师倒是次要重要是县学有九经的藏书。这一套庆史兴学后所赐的九经乃是国子监监刻版。
监刻版不仅精美而且经过校对是绝对没有错字的。
民间书坊所刻的那就相当于db书可谓错字连篇。其他错字连篇倒还好但九经若是错了一个字将来贴经正好考到这一题那去哪里叫屈。
宋朝读书人曾有个笑话有个学正出易题将‘坤为釜’写成了金。下面的学生向学正请教学正言之凿凿解释了一通也能自圆其说。
次日学生怀经请教。真相大白后学生徐徐道:“先生所读的恐怕是建本监本乃是釜字。”
这建本就是建阳本。
故而郭学究也是费了很大的功夫从县学学正里借易经给章越。而不是如教授童子般自己背诵或将郭林抄写的那份借给他们。
目的就是为了保持原文的正确性。读书的事还是要自己给自己负责。
宋朝不少贫寒出身的大臣在县学读书时都留下了借书抄读的佳话。如名臣刘挚于州学就读曾‘外假谷梁《春秋传》范蔚宗《汉书》手写读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