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联手(1/2)
宋风第一百七十五章 联手:准备有声小说在线收听
王静辉笑着摆摆手说道:“君实先生过奖了在下差的还远呢!这段时间全是靠永叔先生悉心教导为在下解答疑惑才得以成书不过是看到别人没有注意的地方便是了。”
两人谁也没有进入正题只是在那里谈史论文王静辉对司马光现在正在写的《资治通鉴》非常感兴趣这也正是司马光的得意之处。史家借论赞以寓褒贬劝戒之意已成传统。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虽然也援引了大量前人的前人的议论但其他多数都是自己亲自撰写他还拿出一部分已经完工的手稿给王静辉阅览。
王静辉在以前的时空中只知道《资治通鉴》是司马光写的和这本书的影响很大之外并没有看过不过他来到这个时空后论起读书也不是一般人能够相比的看到手稿中所论多为治乱之因君臣之道是在以往所写史论与奏疏基础上因史事而发挥就时事而议论。字里行间充满着匡辅的诚意和情感寓褒贬臧否于其中体现出因事劝谏的良苦用心无论是民族问题还是用人原则都针对现状提出了革除弊政的历史借鉴心中便已经明了司马光的用心。
“君实先生常言:‘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不更造也’学生也深以为然。不过现在朝堂之上风雨即来不知君实先生有何看法?”王静辉有心无心的翻看着书稿慢慢的吐出今天的戏肉。与王安石和他自己相比王静辉不得不承认司马光在修养上地功夫胜人一筹。
司马光知道王静辉到他这里来肯定是为了最近因为王安石变法所掀起地风波。观驸马以前的言行。他还是非常赞同驸马地“寒暑论”
的刚才王静辉所引用他说过的那句话的下半段便是“大坏而更改。非得良匠美材不成今二者皆无臣恐风雨之不庇也”这是他前段时间在朝堂上所说地话。这让他感到驸马还是非常有诚意的。
“驸马又是如何看待安石现在的变法呢?”司马光反问道。
“安石先生享天下大名三十年除了文章练达学问精深之外便是他有治理天下的大才能。现在大宋也是正如安石先生在《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当中写到的那样表面上虽然是太平盛世但实际上已经如被蛀虫吃空的大树一般脆弱不堪。在朝廷政策上是肯定需要改变的不变则慢慢走向衰落但在这个时候怎么变才是最重要的!先生虽然在政策上保守些而且魄力不及安石先生不过在政治上看得却非常长远。这在朝中是没有人能够及得上先生的。”
“学生身为驸马本朝太祖太宗皇帝立下规矩是不允许我这样身份的人陷入朝政地学生只是希望能够朝廷略尽微薄之力而已。在变法的看法上学生更倾向于先生的作为不过安石先生已经得到了圣上的直接现在朝中变法还未开始便已经呈混乱的局面这是谁也不希望看到的。学生认为随着安石先生主导的变法越来越深入牵扯到的反对力量也就越来越多他所受到地阻力也就越大。安石先生性格坚定。这本是一个人的优点不过这却是一个为政者的最大的缺点!坚定在某一方面可以看做是执拗一个持国在行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反对意见若是不能接受那必然会把本来成为助手、朋友的人逼到他的对立面上去为政者应该懂得和光同尘方为上策!”
司马光看着王静辉说道:“那驸马对安石并不看好了?”
王静辉笑着说道:“并非是不看好。而是安石先生地性格已经决定了这场变法运动的最终结局!不过正如没有人能够准确的预知未来将会怎样学生也不好对此妄下断言所以只有静观其变。不过身为臣子自然要为圣上分忧为百姓谋福尽管学生和安石先生的想法相差很多但是还是要竭尽全力的帮助安石先生去做好变法从旁拾缺补遗而已。”
“改之真是有心了!光于群牧司任职的时候曾于安石是同僚兼好友对他的性格知之甚深亦担心安石会因其性格而会被小人所乘。”
“现在朝廷的症结都归结到一个落点上——财政。自仁宗朝以来大宋的财政收支比已经出现了极大的隐患处于超支亏损的状态。安石先生变法所言便是‘为天下理财’。‘理财’便是解决朝廷财政问题朝廷的财政越是紧张对于安石先生来说便是压力越大。学生别无长处唯有经济略有心得只要学生能够多想些办法来增加朝廷财政便可以使安石先生能够从容的开展其变法。”
司马光皱着眉头说道:“增加朝廷财政收入看起来比较难但若是真的能够狠下心采用汉武帝桑弘羊之策便可以短期内达到这个目的……”
王静辉沉声说道:“桑弘羊之辈的做法正是埋下了西汉覆灭的祸根断断不能采用这种方法!”
听到王静辉的话后司马光心中也松了一口气:他心中最担心的便是驸马也同王安石一样开始变得急躁起来王安石已经开始有向桑弘羊方向发展的倾向了若是驸马也站在他的一边那可就麻烦了。
“常听太上皇私下说过改之对官员贤愚的标准便是看其治下的百姓生活水准是否比以前更好。如今这个局面也只是守成而已驸马有何高见呢?”
王静辉说道:“其实增加朝廷财政收入无非就是两条路——开源和节流学生和安石先生畅谈过多次在学生看来安石先生行变法便是开源之举而先生您多次上书太上皇和圣上。是节流之举。学生认为改善朝廷的财政收入不能偏执一端。应要全面下力才可。”
“驸马所言不差不过介甫才高也只是能够做到一点。他性格执拗虽同样是为了朝廷操术不同也可以相互为补但恐介甫不会容人!”
“呵呵。有些时候在重重压力之下人总会更加偏执所以对于介甫先生还是要宽松些好!学生在楚州的时候便开始着手进行了一些探索也曾试行过一些法案来促进民生但这些都受到官吏自身贤愚所制也就是大宋吏治不足取。介甫先生想要变法但朝堂之上反对声者众者少。前几天介甫先生上书圣上筹建三司条例司的札子无非是想提拔一些新人为他所用学生担心三司条例司侵两府三司之权会更加使他背离所有地大臣。所以从中阻拦了下来况且提拔新人本身是件好事但如果进人太锐终究会有些舍本逐末。所以今天到先生这里来是想说和一番既然圣上已经让介甫先生全力推进变法我们身为臣子便当抛弃一些成见竭尽所能地在旁边协助他以免介甫先生在重压之下更加偏执!”
王静辉不希望看到司马光和王安石真正的走向对立。他们两个人现在是大宋士林中除欧阳修之外最有号召力地学者如果他们分道扬鏣对于大宋帝国来说将会是个悲剧:在这两面大旗领导之下整个帝国的士大夫阶层将会公开决裂曾两个派别这两个派别也会迅速蜕化成为权力之争政治气氛迅速恶化。政治道德也会不断堕落在失去理性和伦理的约束后两派一同带着整个帝国向深渊中堕落。
王静辉从来到宋朝决定改变历史后便在时刻寻求着应对未来历史上从朝堂到士林中的两派对立地状况出现先前这么不辞辛苦的拯救欧阳修便是为了防止这种状况出现而准备的备手万一出现了最糟糕的状况他就要把欧阳修扛到前台来收拾局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