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良种(1/2)
走过那春天第一百零六章 良种:准备有声小说在线收听
陶晓伟坚定地说:“对,我还是喜欢我们莲花村,这是一片充满希望的沃野。即使是独木桥,我也要走出一条康庄大道。我不喜欢在外面风餐露宿,颠沛流离,特别是城市里,那是没有硝烟的战场,缺乏诚信,遍地陷阱。”
覃光亮站在他一边,支持他说:“阳关道有阳关道的光明顺畅,独木桥有独木桥的宁静优美。现在改革开放,哪里都有施展自我的地方。总设计师说,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
堂哥覃光明跟他不一样,喜欢追随王福贵冒险:“我还是愿意跟阿贵跑,做买卖过瘾,挣钱快。我们大家一起创造条件,准备东山再起。”
王福贵沉思很久,无奈地说:“现在我们的生意跌入低谷。四叔说,那边风声紧,货船不敢靠岸。我们这边也不能出货了。如今,我们刚走出第一步,长征的道路还很长。伙伴们,我们先跟陶晓伟一起走走独木桥。”
六月精阳,七月流火。太阳一出来,地上就像下起了火。天空蓝汪汪的,洁净深邃,天边漂浮着一丝白纱。没有风,阳光毒辣辣炙烤着地面的一切。树叶无精打采耷拉着,草叶蜷曲,失去往日的光泽。只有鸣蝉在得意地高唱,一声比一声凌厉。
这种大热天,最适合晒稻谷,却苦煞了割稻挑稻的人。看到白花花的阳光,莲花村的人们趁天没亮,早早赶往稻田收割稻谷,一直忙碌到中午。
大家在骄阳烈日下,挥汗如雨。看着面前金黄的稻穗,一个个满心欢喜,忘记头上的炎日,只顾兴奋地挥舞镰刀,就好像在收获金子,尽情享受丰收的快乐。
下午,晒场尽是忙忙碌碌的人们,他们在抓紧时间打谷脱粒。
覃木工农忙时节也在家里忙活,他家晒位比邻陶家,他问陶军红道:“军红,今天收了哪一块田的稻?晒场都晒不下了。”
陶军红满嘴笑着说:“就是龙溪月亮湾那块两亩田。今年收成好,稻粒颗颗精壮饱满,比去年产量高。”
覃木工用铁叉叉起一把稻秆,下面尽是金黄的稻谷,厚厚的,他欣喜地说:“哇,陶军红,你家粮食亩产要上千斤了……”
“今年用肥料不比去年多,就是年景好。”陶军红掩不住内心喜悦。
一边的秦老四笑吟吟地说:“今年有晓伟帮助指导,我们大家的粮食都丰收了。覃木工,你不在家里不知道,我们往年种田只顾按老套经验,不出产量。晓伟的方法最科学,秧苗跳蹿着长,肥料比往年省,真是奇了。”
陶晓伟从家里扛工具走来,听秦老四夸奖,谦虚地说:“秦四叔,这些技术还不算先进呢,只是管理比较科学高效罢了。有些外国缺水,水比油贵,他们种植庄稼不像我们放水灌溉,这样太浪费水……”
“不放水灌溉?那不就像我们淋菜一样了,还叫什么水田?”
“他们用先进的滴灌技术,像我们在医院打点滴一样,庄稼需要水的时候才滴洒水分,保证它生长,平时是不浪费水的。”
“像打点滴一样种庄稼?他们的庄稼不就很金贵吗?谁吃得起?”
“不金贵,他们种植庄稼规模大,成本低,产量高,价格比我们便宜。”
“这怎么可能?你吹牛了吧。”
“谁敢跟大伙吹牛?我在推广站书上看到的报道。这种灌溉方式叫滴灌,他们用管道把水拉到庄稼田地里,装上滴灌喷头,根据作物生长的需要滴灌水分,既省水,又让庄稼长得快,还减少虫害,作物产量比我们高得多。那种技术才是先进。还有很多新技术……”
“什么时候这些先进技术传到我们?让大伙也好好学学。”
陶晓伟为乡亲们打开了一扇窗口,让大家看到了现代农业种植新技术的奇妙景象。
“晓伟,今年我们大家都丰收了,全靠你的技术帮助。”
“这两年,我们种植桂朝2号,这是杂交优良品种。以前我们按老方法管理,影响桂朝的产量。杂交优良品种讲究田间管理,水深水浅,下肥时间,都有要求,很严格。我们提高田间管理技术,产量就上来了。”
“这么说,桂朝是最好的良种水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