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各有算计(4000字大章)(1/2)
陛下因何造反第293章 各有算计(4000字大章):准备有声小说在线收听
阿敏万万没有想到,曹文昭所部骑兵竟然没有去救援曹变蛟,而是向北去了。
北面有什么?当然是沈阳了。
难道曹文诏是要去攻打沈阳,或者是去接应卢象升部明军?
阿敏心思急转,在猜测着曹文诏骑兵去北面的目的。
实在是明军骑兵此举实在是大大违背了常理,完全出乎阿敏意料之外。
按照阿敏猜测,曹文诏要么去威宁营救援曹变蛟,要么就留着辽阳城外伺机攻打辽阳。
哪有绕过辽阳一路向北的道理啊,一支孤军,难道就不怕后路断绝,覆灭在辽河平原腹地?
看曹文诏所部皆是骑兵,根本就不可能携带多少粮草,有辽阳城在,明军的粮草根本就运不过去,又能支撑多少时日?
想到粮草时,阿敏突然愣了,然后大叫不好!
“阿玛,怎么了?”爱尔礼惊问道。
“该死的明狗,这是打着洗掠我百姓以战养战的主意啊!”阿敏咬牙切齿道。
正常情况下,这样一支孤军深入大金国腹地,只有覆灭一途!我大金国全民皆兵,村屯里每一个旗丁都是八旗勇士,就凭这几千骑兵,在大金国腹地根本就走不了多远!
可是现在不是正常时候啊,大汗黄太吉领八旗主力出征在明国境内,而留守的旗丁又都被召集了起来,正在辽阳、抚顺、威宁营和明军作战,现在大金国腹地空虚无比,大部分村屯里根本就没有男人、没有旗丁。
辽阳城南面实行了坚壁清野,大部分屯村里的旗人妇孺老弱都迁入了辽阳城中,辽阳城北却没有啊。
毕竟辽阳城虽大,却不可能容得下周围所有大金国百姓,再说阿敏自己当初也不认为明军能越过辽阳。
辽阳以北的村屯面对明军骑兵根本毫无抵抗能力,只能任由明军屠戮,想到这里,阿敏眼睛都红了。
“传令,聚集城内骑兵,随我追杀明狗!”阿敏怒喝道。
“阿玛,我随您一起去!”爱尔礼也明白了过来,跟着叫道。
阿敏却摇了摇头:“你留下来,守好沈阳城!”
明军的行为不断超出了阿敏意料,这哪里还是以前那只会躲在城里的明军啊?阿敏很难判断明军下一步会做什么,会不会攻打辽阳城?
城中的旗丁自己要带走大半,不然没法对付曹文诏所部骑兵,所以辽阳城必须有信得过的人坐镇。若是辽阳城丢了,大金国的天至少塌了一半儿!
“阿玛,还是我领兵追杀明狗,您坐镇辽阳吧。”爱尔礼急道。
阿敏摇了摇头:“别废话了,去传令聚兵吧。”
此战太过重要,对儿子的能力,阿敏并不放心。
号角声吹响,没有轮值的旗丁纷纷穿戴盔甲,从营中出来,开始集结。
雪越下越大,阿敏忧心如焚。聚兵需要时间,大雪天气需要做好充足准备,粮草物质,甚至过夜的帐篷都得带上,非一时片刻就能出发。
毕竟明军骑兵已经走了一二十里,若是今天天黑前追不上,就得在外面过夜,这大雪天气,没有准备可是不行,否则一夜下来非冻死不可。
......
雪一直下,天地间一片肃杀。
近万骑兵,一万多匹马,行走在辽东的雪原中,目之所及,到处都是雪。
盔甲沾满了积雪,马身上也是雪,扑扑索索的雪花漫天飞舞,遮挡了视线。
雪倒是不太深,刚刚没马蹄,可根本不敢让战马跑太快。一是要节省马力,再就是害怕战马出太多汗会受凉冻坏。
这种天气下作战,对士兵对战马都是极大考验。
士兵还好说,只有厚棉衣,只要夜晚有房间避寒,只要有足够的食物,便能坚持下去,毕竟人是最吃苦耐劳的。
但是战马却比人要娇贵的多,太过辛劳的话,会有很大折损。
所以根本不敢走的太快,甚至都不敢让战马奔跑,就这样骑在马上漫步而行,比步兵行军速度要快一些,却也快不了太多。
大军后方,建奴的哨骑一直在尾随,几十骑兵,就那么坠在大军后面。每当曹文诏派骑兵去攻打时,这些哨骑便散开退走,明军骑兵撤退时,又很快聚集继续尾随,如同苍蝇一般讨厌。
曹文诏便下令留下数百骑兵断后震慑,然后就不再理会这些建奴哨骑。毕竟在建奴境内行军,想摆脱人家的追踪太难。
大雪纷飞的,自然没有太阳,也不知道是什么时辰,曹文诏估计了一下,现在约莫快要到了傍晚,便决定找地方过夜。
“总兵,前面发现一处屯镇!”就在这时,有哨骑来报。
“攻进去!”曹文诏当即下令道。
一路行来,也遇到一些屯村,因为距离辽阳太近,曹文诏都没有命手下军队进攻。
现在距离辽阳差不多有三十来里,辽阳城的建奴今天应该追不上了,正好打下来屯镇过夜。等明天一早再分兵肆掠各地。
这是一处较大的屯村,看规模里面至少有上千户人家,差不多是一座小镇规模,有河流从镇子西侧流过,流向西南,虽然积雪覆盖,仍能看出河流两边都是农田。
屯镇有寨墙,却没壕沟,应该是大明留下来的镇子,现在被建奴占据,否则以建奴的尿性,距离辽阳这么近的屯村,根本就不会修筑寨墙,也不会修这么大规模屯子。
大明百姓的镇子,大明百姓的家园,都被建奴霸占,不知道镇子里原本的大明百姓,现在还有多少活着?
果然如出征前想象的那样,镇子基本没有什么防御。大雪天气下,镇中的八旗百姓甚至连来的是明军都不知道,看到有骑兵奔近,守门的几个老旗丁还以为是八旗兵,甚至迎出了寨门,然后震惊中被乱刀砍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