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第103章求和(1/2)
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103、第103章求和:准备有声小说在线收听
谁都在等着扬眉吐气,吐蕃自从败了大唐一回,在大唐完全是抖了起来,几次小打小闹也就算了,都诬陷到他们和亲公主的头上,就为了寻一个光明正大的理由发兵大唐。
现在好了,让他们自食其果,看他们从今往后还敢不敢打大唐的主意。
“事至如此,还未完结。接下来我们得再加几分逼迫,让吐蕃向我们求和。”打了胜仗大家都高兴,然而事情还未完结,所以他们得再接再厉。
“公主请讲。”李初的主意好啊,不战而屈人之兵,更令他们大获全胜。如今李初在出主意,一干人全都洗耳听着,等着李初开口。
李初招呼他们走到舆图前,指着吐蕃的地图说道:“接下来我们还得兵分几路,速战速决……”
一一将自己所有的计划告诉诸将,依令而行。
大唐兵马乘胜追击,将吐蕃自土谷浑夺取的国土不战而夺了回来,虽是大唐的兵马作为前锋,但是出兵打仗的却是土谷浑的人。
谁的国土谁自己想办法抢回来,大唐可以给他们壮声威,但是也得他们自己努力。
而在大唐和吐蕃的边界,大军一次次的逼近,呐喊着吐蕃投降。
败了一次,尤其眼下的吐蕃上层乱成了麻,群龙无首之下吐蕃的军队军心涣散,溃不成军,面对大唐的咄咄逼人,节节败退,终于,吐蕃使臣前来求和。
来的也是老熟人,正是松吉,不过是短短二十来天的日子,看看松吉那张不知经了多少风雨的脸,李初十分满意。
“当日在长安时,我就告诉过松吉大人。胆敢犯我大唐者,虽远必诛。吐蕃上下可满意如今的结果?”扎心啊扎心。眼下的吐蕃大军被破,风雨飘摇,民心溃散,稍有不慎,将举国而崩。
松吉眼中冒着绿光的盯着李初,“大唐虽胜,也不该如此辱我吐蕃。”
“旁人说这话,我是会听,只是从松吉大人的嘴巴里说出来,怎么听起来就那么讽刺呢?你是不是忘记了,曾经到长安做过什么?如今我并没有像你当日一般的猖狂,得意。吐蕃一番计谋为的是什么?你我各自心知肚明。自然吐蕃能有今日的结果,也是你们咎由自取,与人无尤。”
要说折辱必须是松吉为代表的吐蕃一方,想要折辱大唐。只是不能如愿,没想到才从长安回来不久的松吉,今日又败在李初的手里。
可是这一切都是吐蕃自己挑起来的,不是大唐。
“我国已败,败国无话可说。松吉前来只想问一问公主,大唐究竟要如何才肯撤兵?”眼下的吐蕃连失数城,就连吐谷浑也已经脱离了他们的掌控,吐蕃损失惨重,必须要尽快的阻止这场战争。
如今的他们只盼松吉走一趟可以平息大唐的怒火,终结这场战事。
李初笑了笑,“松吉大人是个聪明人,你清楚的知道大唐究竟要怎么样才会撤兵?何必揣着明白装糊涂。”
是啊,都败成这个样子了,吐蕃还想探大唐的底?
换成别的人,或许会因为种种的利愿意告诉他这个底。但是站在松吉面前的人是李初,她是大唐的公主。
对于她来说更多是她可以对付别人的手段,并不是别人对付她的可能。
“吐蕃愿意进贡大唐黄金白银数万两,更有奇珍异宝无数。更愿意迎接我国芒赞王子回国,继承赞普之位。”松吉朝李初行了一个大礼,一直挺拔的腰,此时不得不弯下。他没有选择的权利了。
“看得出来你们赞普,情况并不好。”虽然回了大唐,吐蕃的一举一动,任何消息,李初都没有放过。
想要击溃一个国,就得了解他的任何信息,尤其是他国内的丁点消息。
松吉想说的话,在迎向李初的双目时,生生咽了回去。“大唐并无灭吐蕃之心,否则的话大可兴兵一战,灭我吐蕃。不说大唐的战事连绵不休,将士疲惫,就是大唐的国库,也不富裕,再起战事,只会令两国百姓痛苦不安。”
“你竟也知道这样的道理,那你吐蕃为何犯我大唐。”别的人说出这样的话,李初都不会怼回去。
松吉是谁,他代表的是吐蕃。两国的战事恰恰就是吐蕃挑起的。
现在想要休战了,竟然打着为百姓的旗号来,也不想想是谁先挑的头。
松吉不是第一次和李初打交道,早就知道李初牙尖嘴利,绝不饶人。可是他只能忍下了。
“吐蕃犯下的错,想必大唐不会犯。”错,确实是吐蕃的错。现在的他们正在想尽办法的弥补这个错。
他们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吐蕃亡国。所以松吉可以放下所有的尊严,弯下他的腰只为了讨得李初都松口,大唐退兵。
“而且大唐一直行施仁义,大肚能容,吐蕃恳请大唐再给吐蕃一个机会,吐蕃此生,绝不敢同大唐再起战事,否则就让吐蕃亡国。”都这个时候了,毒誓肯定是要发的。
李初一声冷哼,“再有下一次,不需要你们吐蕃自己亡国,我一定踏平你们吐蕃。”
如此霸气的宣告,落在松吉的耳朵里,松吉很清楚,李初说得出做得到。
“是。”事到如今,不如人就得认。恭恭敬敬的认,只为给自己的国争取一个存活下去的机会。
“具体的条件你们聊。”李初算是主事的,她将大方向定下,那么具体的细节就交给手下的人了。刘仁轨是大都护,掌一州军政大事,交给他和吐蕃磨,或许会有预想不到的收获。
李初抬脚离开,将诸事交给他们,人啊,不能事事揽在身上,否则会把自己压垮的。
萧太后:“这就准备回洛阳了吧?”
吕太后:“或许是回长安。”
大唐的两都制,皇帝两边跑,大臣也跟着两边跑,萧太后:“李弘的身体能撑着来回折腾吗?”
宣太后:“能不能的又不是由我们说了算,自然是由皇帝皇后说了算。”
萧太后一叹,“可怜的孩子。”
*
为了平息大唐的怒火,吐蕃给了丰厚的赔偿,甚至亲自前来迎回他们吐蕃唯二的两位王子,只为了让吐蕃后继有人。
吐谷浑终于可以夺回属于自己的国土和权利,但自此与吐蕃大战小战不断,可以说,大唐出兵解救吐谷浑,就是为了给吐蕃找一个掣肘吐蕃的敌人,不需要大唐去对付吐蕃,自然吐蕃会帮大唐盯着吐蕃的一举一动,不让人有任何再犯大唐的可能。
这一招用得妙,妙的刘仁轨连连叫好。
诸事已定,李初开始准备回洛阳了。
是的,回洛阳,李治和武媚娘都在洛阳,回去,自然也要回洛阳。
不过李初得到消息,对于文成长公主归唐一事,朝中的大臣分成了两极,一派是认同文成长公主回来的,一派正好持相反的意见,认为文成长公主应该继续返回吐蕃,行和亲之责。
任他们吵得天翻地覆,李初在没有回到洛阳之前都置之不理。
而在返回洛阳的途中,李初得到了一个算是不错的好消息。松赞干布死了。
在文成长公主的儿子回国之后,长子正式继承赞普之位后,松赞干布就死了。
吐蕃在松赞干布的手里变得强盛,可是也是松赞干布毁了吐蕃的强盛,功过是非自由后人评说。
不过松赞干布意思,李初也算是松了一口气,接下来该应对的就是洛阳的纷争了。
朝臣分成两派的是李初绝口不提,文成长公主并不清楚洛阳因为她吵成了什么样子,一路归程,文成长公主和小女儿诺言解说关于大唐的风景,说起大唐的历史,听得诺言震惊不已。
谁也没有想到文成长公主会为自己的女儿取名诺言,不知文成长公主是想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诺言,还是提醒松赞干布不要忘记曾经的诺言。
只是松赞干布的死讯,李初拿到了,还是告诉文成长公主一声。
文成长公主在得知松赞干布已经死去的消息时,长长的一叹,“终是错了。”
不知指的是她和亲是错,或是松赞干布所作所为是错。
诺言哭的不能自己,那是她的父亲,父亲死了她不能回去送葬,哭一哭总是要的。
“你想回吐蕃?”文成长公主是不打算回去的,但是还是要问一问诺言是否想要回去。
这个问题,在送走两个儿子的时候,文成长公主问过诺言,然而诺言当时是拒绝的,她不想回到吐蕃,曾经让她无比热爱的国还有家,都变得很陌生。
唯一让她觉得真实的只有眼前的母亲,母亲一直没有改变,也是支撑她活下去的理由。
“不,我不想回去,母亲我不要回去。”诺言是文成长公主一手抚养长大,精通雅言,说的十分流利。
文成长公主看到她悲伤的落泪,原以为她是想回去送一送松赞干布的,但显然松赞干布对文成公主做的事,让诺言十分惊恐。
她不愿意再回到吐蕃,想起那些让她恐怖的事情。
“我只是不想让你后悔,不想回去那就不回。”为人子女的,总想回去送父母最后一程,文成长公主不想让诺言留下遗憾,不管松赞干布怎么对的她,并不曾薄待诺言的啊。
“母亲,我真的不想回去,不想再回吐蕃那个伤心之地。父亲,早就已经不是我所熟悉的父亲了。”诺言亲眼看到松赞干布如何将文成长公主下狱,曾经宠爱母亲的男人,冷酷无情的挥开母亲的手,也挥开她的手,眼中的冷漠,她一辈子都忘不掉。
文成长公主安抚的拍拍诺言的背,想让诺言能够冷静下来。诺言感受到文成长公主手掌的温度,渐渐的恢复平静。
“放心,到了大唐,你想做的事尽可去做,不想做的事没有人可以强迫你。”李初同样出言安抚让诺言能够平静下来。
诺言望向李初,像李初这样的女人,她是第一次见到,从未想过有一天,女郎也可以活得像李初一样光芒万丈,肆无忌惮。
“虽然诺言不愿意回到吐蕃,有些东西还请安定公主帮忙准备一二。”文成长公主朝李初郑重的拜托,李初道:“一应物甚,我会为姑母准备妥当。”
纵然不曾回到吐蕃,但是父亲去世,当女儿的也要尽孝一二。文成长公主刚一开口,李初已经明了文成长公主要的是什么。
松赞干布的死对于所有人来说只是一道插曲,路还得继续赶。
抵达洛阳时,谁都想不到,竟然是李弘亲自来迎。
“姑母。”李弘领着不少的官员和将士站在城门之前,朝着其中的马车,恭敬的作礼。唤得一声姑母,正是冲着文成长公主换的。
文成长公主早就得到禀报说已经到洛阳,而且是太子亲自前来相迎。连忙从马车上走下来,“太子。”
虽是素未谋面,而君臣有别。文成长公主,虽知自己对大唐有功,但是在太子面前依然恪守礼节。
“姑母辛苦了,姑母能够平安归唐,使大唐之幸也。”李弘朝文成长公主见礼,在他身后的官员何尝不是一道朝文成长公主一道见礼。
“太子不必多礼,快快请起。切莫折煞于我。”文成长公主是万不敢受李弘的大礼,避之一旁,同样请李弘站起来。
李弘只是想表达自己对文成长公主的敬意,文成长公主不受之,他连忙请道:“姑母请入城,父亲和母亲在宫中等着姑母。”
如此一位为了两国和平而和亲的公主,谁人敢不礼遇有加,身为皇帝和皇后的人更得做足了场面,彰显对于文成长公主的尊重和感激。
“有劳太子了。”文成长公主客客气气的,李弘同样客客气气的相请。
有人前来迎文成长公主,李弘才有时间顾上李初,李初分外知趣的上前,“哥哥。”
“辛苦你了。”李弘看着李初的眼神只有感激,“这些原是我该做的事,因为我的身体,因为我的无能只能让你去做。”
一听这话李初赶紧的道:“哥哥,你我之间需要说这样的客套话吗?若不是因为我们是兄妹,我又怎么会事事做在前头。我就是想要哥哥可以安安心心的稳坐朝堂。只要哥哥不是不相信我,那么以后就不要再说这样的话。”
客气是客气,感谢是感谢,但是相对李初来说,她最看重的更是李弘的信任。
李弘微微一顿,随后道:“我自然是相信你的。”
只要是相信一切就好说了,李初上前去扶住李弘,不经意的号了李弘的脉象,心下更是大惊。
“哥哥这几个月是又怎么啦?”此问一出,李弘抬头看向李初,不禁一叹,“东宫门下臣子,道我多年一直没有子嗣,提议让我多选侧妃。”
李初想要骂人,这都是什么人啊?李弘因为身体不适不能见臣子他们要参,李弘无子嗣又是因为什么他们不知却也一样要参。
在哪里当的是太子啊,完全就是被臣子夹着动弹不得的木头。
“有时候我真不想当这个太子。”事事被人盯着,事事叫人拿捏,不管做什么都有人管着。这样过的日子有什么意思?李弘的眉眼间皆是疲惫。
“哥哥别担心,有我。”不就是撕人吗,她这一次回来不定有多少人准备撕她呢,好啊,那就一起来解决了。
李弘将所有的事都告诉李初,未尝没有让李初帮他出头的意思。
宣太后:“群主你这样事事都为太子出头,事事都为他着想,你确定这是好事?”
李初被问得一愣,吕太后:“不错,群主你要知道,这是太子,这样一点小事太子都解决不了,将来如何解决国家大事,如何驭下面对诸多臣子,成为皇帝。”
宣太后:“没有错,李治是想让群主你辅佐太子不假,但是并没有想让你事事都帮着太子。”
李初答:“比起其他,再没有比哥哥的身体更重要的事。”
她号了李弘的脉,现在的情况如果再让大臣们压迫李弘下去,李弘随时都有可能出事。什么当好一个太子,什么成为一个好的皇帝,前提都是李弘可以活着。
人要是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李初管不得太多,她只想要李弘能够好好的。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一提到身体康健的问题,两位太后立刻不做声了。
好吧,她们都忘了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李弘的身体并不像李初一样康健。
至于萧太后和孝庄太后两位依然是不作声,素日最多话的萧太后尤其的安静,落在他们的眼里立刻明了,这是多么不正常的事情。但是没有人把心中的疑惑问出来。
“臣子进谏也是理所当然的事,你不要……”李弘想说让李初口下留情,不要把臣子得罪得太过。
“因为文成姑母回来的事,朝中的臣子大半都对你有异言。”李弘小声的提醒李初,让李初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李初早就知道了,“没事,正好一起解决了。”
听着李初混不以为然,大包大揽的口气,李弘拉了拉她的衣袖,“心里还难受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