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战争准备(1/2)
金三角之王第153章 战争准备:准备有声小说在线收听
参加会议的人员有:军团总参谋长陈霖、第一路军司令官徐乾、第二路军司令官赵文龙、第三路军司令官孙昊、民兵警卫队司令官吴珏以及空军司令官周文彬,以及行政主管段天明等关键高层。他们全都是自王耀早期带领仅有数百上千人的军团,在与南低邦军争夺地盘时就追随他的得力干将。
段天明作为王耀麾下的行政主管,随着军团所掌控区域不断扩大,他所处理的政务也随之增多。如今,整个掸邦、曼德勒省、马圭省、勃固省、仰光省、伊洛瓦底省以及内比多首都特别行政区的民政官员都归其管辖。这地位相当于古代的宰相之职。
会议由总参谋长陈霖主持,他提出:“目前有三个城市较为适宜作为我国的首都,分别是内比多、曼德勒和仰光。至于东枝,虽有人提及,但由于其位于掸邦高原,地理条件特殊,并不适合作为首都。”
对于新首都的选择,首要条件是要在平原地区,以利于未来发展,因此景东和位于高原上的东枝均被排除在外。
徐乾,第一路军司令官表示:“仰光市曾经是缅甸文官政府的首都,已发展数十年,拥有约两百多万人口,并且地处沿海地区。只要我们的海军力量壮大起来,那里是很合适的首都选择。”
然而,赵文龙,第二路军司令则有不同的观点:“但仰光地处伊洛瓦底江三角洲,雨季易发生洪水灾害,且作为沿海城市,缺乏屏障,海上风暴会对城市造成巨大损害。别忘了十四年前的‘纳尔吉斯’风暴,那次灾难造成了十三万八千多人死亡,二百五十多万人受灾,甚至缅甸海军也因此损失了二十五艘军舰。”
在听取了赵文龙的讲述后,众人查阅了相关资料。于是,仰光及其沿海地区的城市都因安全问题被排除在候选之外。
孙昊,第三路军司令附议赵文龙的观点:“我同意赵司令的看法,沿海地区不宜作为新帝国的首都,且仰光市并无可供皇帝使用的宫殿。相比之下,曼德勒是个不错的选择,它位于内陆地区,受到风暴影响较小,城市内还有皇家宫殿遗迹可利用。”
曼德勒皇宫建于1857年贡榜王朝时期,位于曼德勒市中心,占地四百万平方米,四周红墙环绕,伴有护城河,内部原本有一百零四大殿,皆为木质结构。但在二战期间遭战火摧毁,后虽有所重建,但也仅恢复了八十九个大殿。
对此,王耀在手中的平板电脑上查看了曼德勒皇宫的照片,发现宫墙内的建筑明显少于宫墙外,且周围满是荒废的林木。孙昊解释道:“曼德勒皇宫在二战时被日军焚烧,之后落入缅甸军方手中,成为了军方资产。皇宫建筑修复程度较低,现居住者主要是军方家属及缅甸政府部门。不过,曼德勒距伊洛瓦底江较近,一旦洪涝灾害发生,城市很可能被淹没。”
段天明对此提出了担忧:“此外,曼德勒拥有一百六十万人口,大多数都是平民。如果我们打算改造曼德勒作为首都,势必要迁移一部分平民,这涉及到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
听到此言,王耀明白了段天明的顾虑。他询问段天明的看法。段天明回应称:“陛下,我个人倾向于将内比多设为首都。”
段天明随后打开一份文件并挑选了一些PPT展示给大家。“内比多是缅甸军方的大本营,市内生活着四十多万人,加上周边地区,整个内比多特区共有九十万人口。但内比多的土地大部分被缅甸军方控制,如北西部城区主要是军方家属居住区,北部城区则是政府机关和军事设施所在地。若选在此地定都,我们可以将原有的缅甸国会大厦和总参谋部建筑群拆除,重新规划建造成皇宫,北边的巴彦山脉可以作为皇家园林,巴彦水库也可纳入皇家庭院区域。城市发展方向可沿南锡塘河谷向南和中部拓展,同时,经济发展重心可交由南部的仰光市和北部的曼德勒市来承担。未来的内比多只需承担起作为陛下的帝都职责!”
王耀仔细端详着地图,点头认同段天明的提议。内比多虽地处锡塘河谷狭长地带,但作为帝都并不需要过多人口。仰光作为沿海港口城市,更适合承担起国家经济发展的重任;而北方的曼德勒亦可作为第二经济城市进行发展。未来,内比多只承载一个使命——成为王耀的帝国首都。
在创作过程中,角色名字毛淡棉市依旧未变,它坐落在缅甸东南部,是缅甸孟邦的首府。萨尔温江,即怒江,在金三角地带蜿蜒流淌而出,最终在此注入安达曼海,形成的三角洲平原适宜种植粮食作物,也让毛淡棉成为了缅甸的第二大城市及重要港口。
然而此刻,这个缅甸第二大港口城市正深陷战火之中。国内全面内战爆发,西南战区发生叛乱,使得毛淡棉的经济受到重创,大量货物堆积在港口无法运出,失业的工人数量日益增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