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是人就会有私心(2/2)
大明:三朝帝师,从永乐开始第一百六十七章:是人就会有私心:准备有声小说在线收听
朱标一死,老朱担心朱允炆镇不住那些有功勋的老人,于是开始对着那些有功勋的文臣武将下死手了,就是怕那些有功勋的老人仗着有功勋欺负朱允炆,谋取大明江山。
其中淮西勋贵更是被老朱给下了死手,没别的原因,他们手里有兵啊,老朱其实真不怕读书人如何,他手上沾染的读书人血可不少,杀起读书人来丝毫不手软,读书人敢在他面前多比比,那就别想见着明天的太阳了。
与汉高祖刘邦一样,明太祖朱元璋也是以厌恶酸腐文人而闻名的皇帝,这或许与他们的草根出身有关,自己没文化,所以尤其看不惯只会耍嘴皮子的读书人。
虽说君子动口不动手,但朱元璋从来不以君子自居,对于酸腐文人,他不但要动口骂,还要动手打,当然,作为皇帝,朱元璋要打人无须动自己的手。
所以朱元璋从来没把儒学读书人放在眼里,杀了也就杀了,能把他怎么样?
这是他马上皇帝,开国皇帝给他带来的底气,你不服造反好了,你今天造反老子明天就平了你。
可有人有兵的武将就不一样了,老朱还是有些怕他们会造反的,不是怕造他的反,而是怕他死了后,那些人会造朱允炆的反,朱标一死,淮西勋贵们也就离死不远了。
淮西勋贵,又称明初淮西勋贵、淮西政治集团、淮西功臣集团、明初勋贵派系、淮西军事贵族集团、淮西官僚集团等,在明初政局中,淮西勋贵是地位显赫、颇为重要的一股势力。
淮西勋贵里的大多数人是跟着朱元璋一起建立明朝的开国大将,多为朱元璋老乡,明初政治地位极高。
具体那时候发生了什么后人不可追,只能从零星记载中去了解,但反正手里有兵的,在军中有威望的勋贵都走在了老朱的前头。
朱棣奉天靖难那么简单就抢了朱允炆的皇位,也和朱元璋大肆屠戮功臣脱不了关系,给朱允炆留下的班底根本抗衡不了朱棣,纨绔子弟,素不知兵的李景隆都能当领兵大将了,朱允炆能打得过朱棣才怪。
当然,也不排除李景隆自己相当二五仔。
再说回来为何朱元璋要恢复科举,兴儒学,元朝是为了自己长治久安,他们是想明面上推崇儒学,而背地里让本民族的秩序来替代它。
可朱元璋本是汉人,他没有理由找其他的文化来替代儒教,更何况,儒家有了千百年的沉淀,还有朱熹程颐等先驱,为自己铺垫好了道路,既然都是现成的,那直接拿过来用便是了,何必再费心费力重新弄一门学问来取代儒学?
儒学在元朝有过断层,可时间非常短暂,要知道元朝统治时间连百年都不到。
对于朱元璋而言还是让儒家重新上位比较简单一些,更省力气点。
朱元璋是靠着自己一步步的走到了权力的顶端,他也害怕有人不愿服从自己的统治。
因此,他选择复兴儒教,同时对百姓注入仇恨教育,让他们知道自己才是能够带领他们抵御外族入侵的人,若是没有他,天下还在异族的统治当中。
自那开始,以儒家为首的科举制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再也没有了天马行空的文人,只有怀揣“学好文武艺,货卖帝王家“的士子。
不但如此,朱元璋还提高士子地位,奠定舆论基础,在那时候全天下读书人都自号孔子门徒,朱元璋想要得到他们的支持,得到天下人的支持,就必须先在孔老夫子的身上下手。
他多次夸赞孔孟学说,“孔子之言,诚万世师也,真治国良人“,如此一来,大家就真的开始信服朱元璋,认为他是一个明君。
要知道,在元朝时期,十儒九丐,甚至有的连乞丐都不如。
朱元璋想要重建儒家统治体系,不能只是祭奠孔子,还要拿出些实际行动,让士子们看到自己的心意。“明太祖初定天下,他务未遑,首开礼、乐二局,广征耆儒,分曹究讨“。
天下初定之际,他就广召天下儒士一起商量治国理政之策,让儒生们觉得自己备受重视,本来乞丐一般的他们,已经对儒学失去了信心,而朱元璋的种种举动无异于为其打了一剂强心针。
那么从朱元璋的种种行为便可以看出,他要做的就是建立一个完全以儒家思想为统治体系的政权,选拔出来的臣子全部都听命于他,而再由他们将忠君爱国的思想,层层传递给底层的百姓。
如此一来,朱元璋就能够实现长治久安的目的,还是将儒学作为了维持统治的工具,并不是说没了儒学就不行了,实际上老朱完全有那个条件去推到重来,把儒教晾在一边,只是他没有那样做罢了。
对于朱棣来说也是一样的,大明读书人要学什么学问,尊什么教派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大明还是老朱家的大明。
所以他才会和朱瞻基说这天下除了朱家,一切都可以推到重来。
只是现在的他还不确定苏泽所主张的那什么科学对朱家的统治是否有利而无害,所以他要再看看。
早在清风县那一日他就看透了苏泽骨子里就是奉行“民贵君轻”的思想,所以他仍不知道苏泽是要扶龙还是要屠龙。
若苏泽所主张的科学真能扶龙,而不是屠龙,那么让科学取代儒学,对于他,对于朱家皇室来说又有何不可呢?
无非是换一种学问罢了,这大明还是朱家的大明。
他心中是希望大明的子民要过的更好一点没错,可他的出发点还是想要大明越来越强盛,能千秋万载,盛世永昌。
一旦大明不是朱家的大明了,朱家不再是大明的统治者了,大明的子民过的再好与他何干?
他是大明的皇帝,大明的统治者没错,可他同样也是朱家的子孙,他接过的是驱逐鞑虏,恢复汉人河山的太祖皇帝手中的江山。
不,这是他从侄子朱允炆手里抢来的,他要证明他比朱允炆那个臭小子做的还要好,他要证明太祖皇帝当初选错了人,所以他要让大明更加强盛,而不是让朱家的祖宗基业在他或者他的子孙后代手里丢掉。
大殿中,朱棣没有再开口,只是眼神有些复杂的看着朱瞻基,看着这个从小跟在他身边长大,被他寄予厚望的大明皇太孙,大明未来的统治者。
他伸出手放在了他最疼爱的孙子头上,目光投向殿外,目光深邃,让人捉摸不透。
取消对读书人的优待,整顿吏治,造福天下苍生都可以,他不反对,甚至乐见其成,但这一切的前提都是要建立在朱家依然是大明的统治者的前提下。
朱棣也不是圣人,就算是千古一帝也终究只是凡夫俗子,是人!
是人就会有私心,无一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