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能载入史册的荣光(求订阅)(1/2)
从小镇做题家到首席科学家第117章 能载入史册的荣光(求订阅):准备有声小说在线收听
有了两位长期研究开普勒猜想的数学专家认可,
校长与校领导一帮人有了不少底气。
张校长与一众领导都不是数学专业的,所以看不懂周易的论文也正常。
“后天,六月二十二日,周易你那个时间有空吗?”
张校长嘴角的笑意都没停下来过。
周易说道:
“嗯,就那天上午吧,到时候我做一个简单的科普,以及所用的证明思路,顺便回答一下巴蜀专研这个方向的教授们的一些疑惑。”
“好,会议室明天通知你。”
商定之后,众人闲聊了一会,才最终散去。
这个讲座尽管是面向巴蜀地区的所有数学教授,并且线上与线下同时展开,
但是能够听懂的不多。
术业有专攻,哪怕是同为学数学的,隔了几个方向,专业术语都可能听不懂。
差别就是那么大。
仿佛隔了一条银河。
周易回到寝室,见室友都不在,
一边口述让牡丹制作讲解的ppt,一边让牡丹查看科研助手后台的注册人员。
以现阶段牡丹的智能水平,周易只需要口述,牡丹就可以自动打开PPT,然后按照周易的意思撰写,就算是写论文,也不需要周易在自己动了,口述就可以了。
可以大大的节约时间。
经过自媒体全网铺天盖地的宣扬,加上周易四大平台的粉丝基础庞大,
注册的人数已经突破到了两万,不过会员人数才一千多,不足两千。
注册跟消费,是两回事。
何况面对的人群也只是需要写论文的群体,以及需要查阅古籍的群体。
这个群体的数量本就不多,科研功底深厚的人群,对于LaTeX的熟练度本就很高,
只能针对学得一般,欠点功夫,或者还未入门的群体。
至于全文转化论文,有些怕被暴露所以有所顾忌,这样一来,用户人群又一次减少。
绝大多数的人还是冲着周易免费修改论文这个抽奖活动来的。
比起之前只有不足五千人注册,这个数字已经是一个极大的进步了。
等功能更加完善,功能扩大,才能面对更广的群体。
现在只需要把口碑做好就OK。
六月二十二日,
会议如期召开,
到现场之人多为渝州本地的数学学者,蜀地来的数学学者寥寥无几,都是成年人了,
谁喜欢看别人装逼。
除了这个领域的学者,亲自来的就三人。
都是蜀大的。
而参与线上的数学学者更多一些,不仅是巴蜀两地的学者,还有其余高校专研这个方向的数学教授。
周易在主席台上,放着APP,首先说道:
“开普勒猜想诞生于1606年,是当初德国数学家开普勒写信告诉哈里奥地,直到1611年正式用数学语言概括出来。
如果正方体箱子的容积为L,球的半径为r,球装入箱子的数量为N,可以定义球堆积密度为(4/3)πr3N/L。
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结果,一直困扰了我们四个世纪,
四百年的时间里,我们基本都知道这个结果是正确的,但是始终是缺了一个证明方法。
我的思路与初当19世纪、狄利克雷与瓦若诺伊思路有些相近,
引人了一个分拆空间的基本概念——瓦若诺伊多面体。
在空间中任意给定一个单位球的堆积,其球心构成一个离散点集。任取其中的一个球心,定义在该点的瓦若诺伊多面体为空间中所有离该点的距离不大于离任意其他球心的距离的点所构成的集合。
所以开普勒猜想是一个整体问题,是一个极限。而针对这类几何问题只能处理局部情况,因为它涉及具体计算。所以要想解决开普勒猜想、最首要的问题是如何有效地将其转化为某种局部形式。。。”
周易巴拉巴拉,讲了三十多分钟。
从一开始的历史来源,到周易的证明思路。
才讲了一个大概,一些教授从一开始听得津津有味,到最后云游天外。
因为讲到了周易涉及的证明过程,除了项义与宗明之外,就蜀大来的那三个老教授听得懂。
至于线上的一些数学教授,有些听不懂之后,直接退出了。
留在现在的,只有极少数人能够听懂,但是疑惑也很多。
不少教授也趁着这个机会纷纷问出了自己的疑惑,
周易也没觉得不耐烦,而是一一解释。
当周易回答完最后一个问题之后,全场寂静,至少周易这篇证明,在他们看来是无可挑剔的了。
至于国际同行认不认可,那就得等到7月6号之后才能知晓。
讲座结束之后,蜀大的几个老教授,校长以及项义等人,
围着周易,语气有些沉重的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