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贰于晋(2/2)
大楚82060、贰于晋:准备有声小说在线收听
晋景公很没面子转换话题说:“你们的君王为人怎样?”
钟仪回答说:“小人不知道。”
晋景公以为钟仪有所隐瞒再三追问他回答说:“大王做太子的时候努力学习天天向上早晨向令尹子重请教晚上向司马子反请教别的就不知道了。”
晋景公把这件事告诉士燮(士会之子)士燮说:“这个人是个君子啊奏乐奏家乡的乐调是不忘故旧;举出楚君做太子时候的事是没有私心;称二卿的名字是尊敬君王;不背弃根本是仁德。不忘记故旧是守信;没有私心是忠诚;尊敬君王是敏达。用仁德来处理事情用信义来固守它用忠心来完成它用敏达来推行它再大的事情也一定能办成。君王何不放他回去让他结成晋、楚两国的友好?”
晋景公听从了士燮的话以厚礼接待钟仪让他回国代晋国求和。
话说子重这边率领大军急匆匆的赶到楚国东部边境发现吴军早已跑的干干净净留下一个烂摊子等着子重收拾。
子重见此情景非常生气也非常担心——楚国东部距离吴国近而距楚国远楚国北上争霸如果每次吴国都这样从背后捅一刀子后果就会非常严重。
事实证明子重的担心非常现实这年(公元前584年)秋天晋、齐、鲁、宋、郑、卫、曹、莒、邾、杞十国会盟于马陵(今新郑市东南)商量联合抗楚一事。
就在楚国有所动作的时候吴国继而又接二连三的出兵攻打楚的与国——巢国(今安徽六安市东北)和徐国(今江苏宿迁市泗洪县南)并攻入州来国(今安徽凤台县)都取得了胜利获得粮草辎重无数并且每次楚军主力赶到时吴军就退走了楚军一撤退吴军马上又来了像极了毛前辈“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的游击战法迫使楚军在北部和东部的千里战线上来回奔波。
仅仅不到一年就逼着子重和子反率军来回跑了七次(“一岁七奔命”)。
而那些附庸于楚国东部的蛮夷吴国也不客气的全部加以占取由此吴国开始强大得以和中原诸国往来。
是时楚国东有吴患让楚无暇争霸;北有晋敌中原诸侯纷纷归晋其霸业也开始由盛转衰。
莒国己姓国其南、西、北三面分别与郯、鲁、齐接壤东临黄海顾栋高在《春秋大事表》中叙:“莒虽小东夷之雄者也。其为患不减于荆、吴”。
中原诸侯的依次归顺让晋国慢慢的有一种回归霸主之位的迹象莒国的主动臣服更让晋国有一统中原之势——这个假设建立在齐国也归顺的情况下。
但是齐国这个曾经的霸主却不买晋国的账齐顷公年轻气盛其态度也暧昧不决有时候同晋国亲密无间甚至齐顷公还亲自跑上门想要尊晋景公为王(公元前588年的事情)使晋景公着实美梦了一番;有时候却不理不睬应付了事。
为了拉拢齐国这个中流砥柱晋景公脑子一热干了一件不地道的事情——要求鲁国将汶阳之田归还给齐国。
汶阳之田本来属于鲁国后来被齐国霸占。在鞍之战齐国战败后汶阳之田又在晋国的命令下还给了鲁国为此齐顷公茶饭不思伤心到“七年不饮酒不食肉”的境界。
晋景公将汶阳之田重新划拨给齐国有两个目的一是想积极争取得到齐国的拥护;二是惩罚鞍之战之后鲁国有“欲求成于楚而叛晋”的想法借机报复一下从晋文公开始晋国便是一个眼里揉不进沙子的人睚眦必报绝不过夜。
但鲁国觉得“叛晋”只是一个想法没有成为现实何况你晋国牺牲鲁国的利益去缓解你们的矛盾似乎有点不妥并强烈谴责晋国“信不可知义无所立”。
面对鲁国的强烈谴责民国时期的陆征祥曾经说过“弱国无公义弱国无外交”再优秀的檄文也无法改变弱国外交的无力在晋国武力的窒息下鲁国也只好将汶阳之田“归还”齐国。
对此鲁国执政大夫季文子是非常生气的寄人篱下的感觉确实很难受不仅有理没处说还很压抑。
晋国反倒觉得鲁国很听话不久晋国又一次找上门来让鲁国帮忙打郯国。
这下鲁国执政大夫季文子说什么也不干了吃肉喝汤的事一件没捞着舔盘子的活一件不落照此下去也没法向国人交代于是向晋国中军佐士燮表示鲁国很忙没时间。
士燮回复也很霸道:“我们寡君向来是说一不二(‘君命无贰’)你不听话我就向寡君汇报后果你自己看着办。”
在晋国的霸权加压下季文子经过“三思而后行”决定服软派宣伯率兵同联军会合进攻郯国。
应该说这两件事情晋国做得相当不地道鲁国死心塌地跟着你你不仅为了自己利益让人家割地交好还直接强制鲁国军事稍微不听话大棒就上了这种做法在中小国家引起了强烈反响导致部分“诸侯贰于晋”。
面对“诸侯贰于晋”这种倾向性苗头晋景公有点担心怕事情闹大公元前582年(楚共王九年)晋景公以重温马陵会盟的名义邀请齐、宋、卫、郑、曹、莒、杞国在蒲地(今河南长垣)会盟企图巩固其霸权地位。
蒲地会盟时晋国也邀请了鲁国和吴国这两个国家都没去鲁国是因为对晋国做法怀恨在心所以没去并且对晋国组织的会盟的意义产生了动摇公开质问中军佐士燮:“晋国德行已经不在(‘德则不竞’)重温旧盟做什么?”
而吴国没去是因为晋国攻打了他在中原第一个与国郯国的原因也有点小情绪没去。
各路诸侯对晋国的态度让楚国有所察觉同时楚国为了争夺郑国这个打开中原的钥匙打算趁此机会重新同郑国交好。
按照以往的做法只要楚国出兵伐郑处在夹缝中的郑国就一定会主动求和但这个方法遭到令尹子重和司马子反的强烈反对。
子重和子反两兄弟已经被吴国搞得焦头烂额只要楚国出兵中原或是有出兵中原的迹象吴国一定会在后方骚扰不仅牵掣了楚国进军中原的野心也让楚国的军事资源浪费在来回奔波的路上。
子反决定利用郑成公原来在楚国当人质时建立的革命友情贿赂郑成公(“楚人以重赂求郑”)。
郑成公作为一个政治家显然是不合格的但作为讲义气的兄弟来说郑成公绝对是一个好小弟。
公元前582年仅仅在蒲地会盟结束不到一个月时间在子反“重赂”的感动下郑成公力排众议同楚国在邓地会面暗中与楚国订立盟约。
俗话说没有不透风的墙郑成公超越国家利益的感情也让晋国大为恼火其邓地会盟的私人行为也为郑国带来了无尽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