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2/2)
赏析晏几道的词二首赏析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准备有声小说在线收听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南宋词人辛弃疾因为是军人出身多年的军旅生涯让他常常慷慨悲歌因此写过不少边塞词如这首《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范仲淹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于途中逝世年六十四。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一生词作仅存五首其中的这一首《渔家傲·秋思》既是宋朝第一首边塞词也堪称宋朝最著名的边塞词。
在范仲淹之前很少有人用词这一新的诗体形式来描写边塞生活。唐人韦应物的《调笑令·胡马》虽有“边草无穷日暮”之句但没有展开并且缺乏真实的生活基础。因此范词实际上是边塞词的首创。不仅如此这首词的内容和风格还直接影响到宋代豪放词和爱国词的创作为词世界开辟了崭新的审美境界也开启了宋词贴近社会生活和现实人生的创作方向。
宋康定元年(1040年)至庆历三年(1043年)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宋仁宗年间范仲淹被朝廷派往西北前线承担起北宋西北边疆防卫重任。这首词作于北宋与西夏战争对峙时期。
词人继承了唐代边塞诗的传统没有直接写战争的场面而是关注戍边将士的内心将他们思念故乡却也更热爱祖国的情感表达的淋漓尽致。
“衡阳雁”指秋日南飞的雁。班固《西都赋》:“南翔衡阳。”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宋范成大《骖鸾录》、吴曾《能改斋漫录》并云衡州有回雁峰在南岳七十二峰之数相传雁南飞至此而回。
“燕然未勒归无计”是讲自己功名未立。《后汉书·窦融传》:“宪、秉(耿秉)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
这首边塞词既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也暗寓对宋王朝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了将军与征夫思乡却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