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诗人之死(2/2)
洪流微澜第一百一十二章 诗人之死:准备有声小说在线收听
两位罗斯柴尔德有些疑虑但确实也别无他法只能接受了谢绾的说法。
内森想起了什么对谢绾说
“兄弟已经是基民盟的领导我们也寄希望于基民盟能够管控德意志地区的反犹势力。既然如此我们也该协助你在英国的工作。我回头了解下英国在野党的领袖们看看谁有兴趣接见你。我认为他们作为反对党肯定想调整目前英国政府的一些做法没准儿与你能达成互利共赢。”
谢绾一听这真是睡觉来枕头。赶紧握住内森的手
“那就拜托兄弟了。”
接下来谢绾又拜会了老相识英格兰银行董事帕尔默先生莫兹利?菲德尔商会会长莫兹利先生等等。与这些人沟通让谢绾又回到了鲁尔堡的工作状态让他觉得感觉好很多。其实他骨子里还是个学者和商人搞政治真的是赶鸭子上架没有一天不难受的。
日子过去好几天英国朝廷一直没有回音内森也还没能介绍英国在野党领袖给谢绾认识。这让谢绾越发焦急。
然而一个让英国上上下下都震惊的消息传来打破了这种胶着:
乔治?拜伦伯爵在普鲁士监狱中自缢身亡。
拜伦作为谢绾的《德意志时报》的主编一直还在英国外交部挂职其在英国国内的伯爵身份仍然有名有实。而且随着时间流逝和自由主义越来越盛行他以前在伦敦的那些糗事逐渐消散人们反而开始越来越喜欢这位浪漫而耿直的诗人伯爵尤其是他充满自由主义浪漫情怀的诗歌。
他在普鲁士被捕本身就引起了英国外交部的高度关注双方关系还由此有些紧张。尤其是普鲁士迟迟拿不出拜伦的犯罪证据又不肯放人——普鲁士逮捕拜伦是想查清王储遇刺案但为了掩盖丑闻而无法对外道明实情拜伦又完全不知情而无法定罪导致这件事就这样悬着没有说法——搞得英国外交部十分恼火。正在这档口拜伦居然自杀了。
谢绾得到消息时也差点崩溃掉。拜伦是他最早开始合作的商业伙伴之一也是最为坦诚直率的一位。俩人虽然经常因为办报宗旨口角不断但算得上是非常有默契彼此惺惺相惜。
拜伦临死之前给谢绾留下了一封信和一些手稿辗转交到了谢绾手中。谢绾在模糊的视线中打开信读起来。
信中对谢绾因为支持维新派的事业而逃离普鲁士导致他被捕丝毫没有怨言。他反而因此感到欣慰曾经的谢绾还是他讨厌的那种保王派如今却为了自由事业而努力奔走并得意的认为这是他对谢绾的潜移默化所致。又安慰谢绾不要因为他的死而难过俩人虽然处在不同环境但“去留肝胆两昆仑。”
他激情澎湃的表示在狱中自杀是为了表达对自由事业的坚定支持和对封建专制的控诉他写了自己的《洛钦伊珈》中的一句诗作为信的结束
“噫死者的鬼魂!
你们的声音我难道没有听见
在滚滚的夜风里升腾?
那一定是英雄的幽灵欢乐喧嚣
驾着长风
奔驰于他的高原的谷中!”
谢绾看完信又拿起手稿大致读了下这是已经完成的《唐?璜》。谢绾看着这些手稿心痛不已。他决定尽快整理出来出版以纪念拜伦这位伟大的诗人。
但不得不说拜伦之死也给谢绾在伦敦的工作带来一股巨大的推力。
内森找到谢绾告诉他英国内阁管理委员会主席辉格党人乔治?坎宁要接见他。
此人是下议院领袖与威灵顿公爵政见对立此前就数次出任外交大臣。在谢绾的原来时空中他还将成为现任外交大臣卡斯雷尔子爵罗伯特?斯图尔特的继任者再后来又出任首相——他在短短一百多天的首相任上去世继而由威灵顿公爵继任。
坎宁时常被后世评为“失去的领袖”而且有不少人推测假如坎宁没有早逝英国将会有什么光明景象。
而对谢绾来说这位坎宁先生更重要的意义是在谢绾原来时空中他担任外交大臣期间最终退出了与俄、普、奥的亚琛会议合作机制正是英国“光荣孤立”的开创者。